Skip to main content

[全職面經] STEM OPT 期中跳槽 MilliporeSigma-2

另外一本書 The Job Closer: Time-Saving Techniques for Acing Resumes, Interviews, Negotiations, and More 是作者 Steve Dalton 在 2021 年四月的新書,旨在教你如何有效的拿到你想要的合約,我當時在亞馬遜上預購以確保盡快拿到新書我並不會透過這個連結獲得任何利益,但你可以多點這部落格的廣告。

1. 寫出足夠好的履歷就好

你一定會在 LinkedIn 上面看到所謂的履歷「專家」,但是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完美履歷,所以只要抓到八十分的程度,剩下的時間就拿去 Networking,做第一本書建議你做的事!還可以把諮詢費省下來去慶祝成功的 Networking events!

這些履歷專家之所以會把履歷講得如此重要,不外乎是他們就靠編修這些文件賺錢。但一份履歷平均只分到六秒的注意力,你覺得那些細節有差嗎?履歷專家鐵定是除了你自己之外,花最多時間看你的履歷的人。

2. 經營資訊足夠的 LinkedIn 個人專頁就行

和前面那一章節看似有點矛盾,但其實沒有。Steve Dalton 希望你在建立個人專頁之後,不要花太多時間著墨、推敲、經營,應該把時間花在 outreach。因為這時的你需要工作,找到工作是比經營個人社群媒體更為緊迫的事。

我的部分是在找到工作之後,利用下班和假日的時間將每週的進度報告進行整理,並且加入足夠的截圖和補充說明,有時甚至要調整敘事邏輯,才能催生出一篇又一篇的技術總結,今年甚至還考量到現代人攝取資訊方式迥變,突破性的露臉拍攝解說影片。

Steve Dalton 利用 LinkedIn 作為向外接觸產業人士的平台;而我則是在 LinkedIn 建立自己的專業形象、分享工作成果、並讓可能的工作機會來敲門。一個是積極的應用,一個是被動的收割成果,兩者並存並不衝突。

3. 簡短的 Cover Letter

這部分我沒有使用所以無法評論成效,但如果我收到 Cover Letter,它會直接進入垃圾桶。

4. 使用 FIT 架構回答經典問題 Tell me about yourself

這個問題相信不管是面試哪個領域的工作都一定要面對,堪稱萬年不敗經典款。以前參考過 Andrew Lacivita 的回答方式,但我覺得不如 Steve Dalton 的做法來的簡潔漂亮。

我自己依照這個架構來解釋畢業後為何會進到現在這個產業、這家公司;再補充為何會起心動念轉往別的產業。這個面試的起手式十分重要,要在兩分鐘之內完成論述。你的熟練度要高,但是又不能讓對方覺得你背稿子。

Figure 1

一旦順利完成這個部分並建立良好印象,剩下的二十分鐘面試不要出差錯基本上就過了。畢竟三十分鐘的面試裡,對方會留五到十五分鐘的時間給你問問題。當然我也遇過沒控制好時間,占用到其他面試官時間的案例,但那是少數。

要注意的是,真正的技術問題還是要靠你個人的修為,如果沒兩把刷子,面試技巧再好也幫不了你。

5. 利用 RAC 公式面對 Why this company/job?

你看過 8891 汽車的高麗菜粉阿基拉做汽車試駕嗎?大多數時候,片尾會提及三個購買的理由以及三個需要考慮的理由。回答 Why this company? 以及 Why this job? 也是如此,你需要三個理由 R (Reasons),而且限時兩分鐘作答完畢。A (Anecdote) 則看個人際遇,如果有相關的軼聞趣事,不妨提出來緩解面試的緊張氣氛。C (Connection) 我個人認為會有點過頭,推銷自己的味道太濃厚。

Figure 2

Figure 3

6. 藉由 CAR (STAR) 來組織故事線面對 Behavioral questions

這個 CAR 架構其實就是大家熟知的 STAR 架構精簡版,把 Situation 和 Task 濃縮成 Challenge。而 Action 和 Results 則是你十分清楚的部分。這個連結可以讓你下載到我的 CAR Matrix 做為參考,這兩個連結 Resource—The 2-Hour Job SearchResource—The Job Closer 則可從 Steve Dalton 的網站下載空白的範本。

這邊則講解一下如何使用我的 CAR Matrix 範本。大家可以看到下圖的左邊有一個紅框框住每一個項目的編號,他們會對應到我履歷表上不同的欄目。你應該按照故事的亮眼程度和使用機率來編排順序,而不是履歷表上實際的先後順序。因為有些時候吸睛的項目會分散在不同的區塊。

Figure 4

Figure 5

7. 怎樣不尷尬的拿到最大包的 Compensation package

薪資、獎金、分紅、配股、假期和其他福利是工作合約的重要環節,都歷經千山萬水的和 Hiring Manager 談到這個地步了,自然會想從 Human Resource 手中多拿一點,無可厚非。如果你不試著多拿一點,HR 會覺得一開始就給你太優渥的合約,他不開心、你不開心、你未來老闆也不開心,滿盤皆輸。

但除了上 LinkedIn salary、Glassdoor、Indeed 及 Payscale 查詢薪資,你還能做甚麼呢?如果你同時握有多份合約,不妨拿其他家合約去講價錢。但如果你和我一樣只有拿到一份合約,又要怎麼談到更大包的合約呢?

Steve Dalton 建議你向對方尋求幫助,讓他成為你加薪的夥伴,而不是對手(雖然加薪都是進你和 IRS 的口袋)。由於 MilliporeSigma 未上市而沒有配股,假期有嚴格規範而且我的目的是學習,其他福利又很優渥的情況下,我只專注於 Base Salary、Sign-on Bonus 和綠卡申請

在上述四個網站上找到的最高平均 Base Salary 只比 HR 開的數目高 $600 左右,更低的有甚者。面試前 HR 透漏的預算範圍有 $15,000,而我當時距離 Base 最大值僅有 $5,000 之遙。

此外,由於我必須從德州搬遷到麻州,HR 直接提出 $5,000 的簽約金,補助我中斷租約、搬遷、新的租約押金等支出。而未來老闆也自動幫我把分紅從 6.5% 提高到 8%。各方面來看算是相當有誠意。

但協商是必須的,以下是我協商 Base salary 和 Sign-on Bonus 時用的理由。由於麻州生活開銷(州所得稅+租金)比德州高 32%,公司能不能幫助我縮小這個差距?我跟社區辦公室談過,中斷租賃契約必須繳納罰款約莫 $2,000,你能不能協助減少我的損失?

HR 聽完直接問我心中想要的數字是多少,這是非常直覺的反應。我內心的期待不過是加個 $2,000,但我告訴他我沒有要要求一個具體的數目,我只告訴他希望公司能提供我一些幫助。HR 便說要和我未來的主管討論看看有多少協商空間。

接著便是討論綠卡申請的時程,我搬出了三大理由(似曾相識嗎?)。第一,你我都想要長期合作關係 (Long-term commitment),因為招募新人不是一件好玩的事,Job hopping 對於我的專業形象也有損傷。辦綠卡的過程不能跳槽,對你我都是保障。第二,辦綠卡必要條件就是公司必須處於擴張期,人事凍結或裁員狀態下幫外籍員工辦綠卡並不符合公司及美國利益。現在公司正大幅擴張,正是最佳時刻。第三,辦綠卡第一階段 PERM 免費且與申請 H1B 不衝突,公司沒有額外支出。除非進入第二階段才需要開始繳交手續費。綜合以上三點,就職就開始辦綠卡再適合不過。HR 聽完頓了幾秒,找不出反駁的理由,便說要和我未來主管談。

其實我知道不太可能剛進公司就辦綠卡,正常的流程應該需要一段觀察期,但我只是想要探探口風,試試無妨。

星期一早上談完,當天下午 HR 就再度致電。Base Salary 調漲 $3,000,簽約金不變,辦綠卡時程將由主管決定。漲薪幅度高於預期,十分不錯。簽約金本已豐厚,沒有遺憾。綠卡時程一般都是先跑 H1B 再跑綠卡,也不意外,只是我必須敦促主管盡快協助申請。

就這樣簡單的十五分鐘通話,輕鬆寫意且不尷尬的拿到更大的合約。HR 問我會不會簽約,看在對方充滿誠意的份上,我當然是答應了。

9. 優雅分手 

最後便是交接工作進度給同事並辦理離職手續,一般而言原公司會通知你的國際學生中心你已離職,以利於你的 OPT 文件上做紀錄。除此之外,你也要交上原公司的 Final Evaluation Form,也就是 I-983 的最後一頁。更重要的是,切記要在到新公司任職十天內繳交新的 I-983!如果這兩件事都順利完成,你的轉職就算大功告成。

Comments

  1. 博主,我现在正在申请美国研究生,请问以您对美国工作的了解,现在申请数据科学还有机械专业就业上有什么区别吗?哪一个更有优势?如果方便的话,您当时为什么从电子转到生物工程呢?听说生物工程并不好就业

    ReplyDelete
    Replies
    1. Data Science 和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是不太一樣的領域啊!

      我記得前幾年 DS 是炙手可熱的科系,後來就漸漸沒那麼熱門。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一個熱門的學科必有大量新人湧入,供給大於需求讓市場崩盤是早晚的事。就像是現在的 CS,幾年前幾十萬年薪的 CS 碩士畢業生大有人在,現在應該很少了。

      ME 在我離開美國前一直都是還不錯的,在有些地方的薪資甚至比 Electrical Engineering 還高。以我短淺的目光來看,ME 可能在近幾年還有點優勢,畢竟 DS 現在有了 AI 輔助,需要的人力應該少了許多。

      當初轉到 BME 只是因為興趣,後來發現只有碩士實在不好找工作,如果有個博士可能還可以找到研究型的崗位。所以因為興趣從電子轉到生醫,又因為市場環境轉到自動控制,計畫趕不上變化,大概就是這樣。

      Delete
    2. 感谢博主的回复,因为我本科和你类似属于机械电子工程。大学期间主要做机器人还有电动车的项目,我主攻的事机械运动方向,随着后来学习深入感觉电控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各种控制、运动算法,但是老牌机械还是停留在流体力学分析和应力分析上,属于和现在的潮流完全不沾边。

      自己一方面是抱着追时代红利想去,另一方面是DS好找工作。看完博主的几个视频我还是想继续读传统工业或者土木行业。感觉自己不是属于互联网快节奏的人,高考毕业的时候自己想的就是要“Do some real things to change the physical world” 才选择的机械行业。

      我自己也很喜欢机械,但是我想请教博主,您是如何去平衡自己的 兴趣和学习(或工作)的?
      我自己总是烦恼,怕自己真正步入这个行业后会发现这个工作相当无聊,导致自己丧失对其原本的热爱。就好比一个喜欢汽车的人,每天让他去修车他也会逐渐疲劳,不再喜欢这个职业。

      Delete
    3. William 啊!你現在如果在申請研究所,可以把該所的課程安排拿出來看一看,就知道他有沒有和現在的潮流沾上邊。千萬不要只看學校排名就去申請。

      其實適合的跟喜歡的不一定是同一件事。筆者以前以為自己想到電子產業裡頭去,後來才發現高工時的工作型態我不適合,應該做沒幾年我身體就垮了。後來誤打誤撞進入自控,反而工作步調滿適合我的。

      你自己的問題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那你就不要讓喜歡汽車的人每天去修車。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如果一份工作把你所有醒著的時間吃光,燃燒掉你的熱情,只代表你該換工作了。

      筆者目前處於待業中的狀態,除了放假讓自己休息,也積極的學習日語,為將來開啟新的工作機會。美國不是終身雇用制,不喜歡這份工作換一份就得了。頂多是轉換跑道的起薪比較低一點罷了。

      比起這些,一個外國人比較該擔心的是工作身分,這才是最可怕的。唯一的解方就是綠卡。

      Delete
    4. 和您交谈深有感悟,感谢博主中肯的回答。

      我也比较担心身份问题,我长期还是有攻读博士的打算,在博士期间去准备身份问题。首先看能不能谈个女友解决终身大事顺便把身份解决了(但是看缘分喽哈哈哈);其次就是想在博士期间想办法申NIW和EB1了,慢慢等吧。美国工业基本都需要公民身份,很期待进入像spaceX这种科技公司,虽然这条路很远会花掉我将近10年的时间,但是我觉得目标很清晰,任重而道远!

      博主不是申请了NIW吗?难道又想去日本发展?

      Delete
    5. 婚綠筆者有想過,但有種仰人鼻息的困窘。

      可以規劃十年藍圖,再細分小步的目標。

      來往美日的商務人士,這個藍圖怎麼樣呢?

      Delete
    6. 我是倾向于博主尽量按需发展,虽然美日商务感觉起来很良好,但是生活缺乏稳定元素,很容易陷入虚无主义甚至焦虑。可能我本身受大陆文化影响比较深,所以比较注重家庭概念,我稳定下来第一步肯定是先把父母安顿好,接下来就是尽量为后代积累资源吧。一我觉得稳定才是发展的前提,二是认为文化传承和认同感很重要。

      个人也是很喜欢旅游,大陆包括西藏、新疆、海南……基本上说丈量过国土了(博主有机会来大陆的话,可以做导游哈哈哈)但是风景好、文化好不代表想要在那里定居或者工作。每一个城市、国家都有或多或少的毛病,可能我看作伊甸园的地方,别人视为炼狱。我的经历告诉自己很多地方只是匆匆过客,感受世界之大、开阔眼界就足够了,旅游完之后还是要返回自己要去的地方继续面对现实。

      归根到底是要看这种生活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所以如果不是工作要求的话我可能不会想这样远途商旅,当然如果博主真的很享受这种跨国商旅还有生活状态也是极好的,也许博主心中也有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

      生活最大的幸运在充满变数,虽然我运气一般,但是总能有一些新的体会并不断反思。也许我将来在美国期间遇不到自己喜欢的人,或因为身份回国,但我觉得“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做好眼前的事,让未来的我去评价吧

      Delete
    7. 這我倒是比較少聽見,William 應該也是90後,我朋友間家庭觀念比較重的人比較少了。

      西藏跟新疆感覺都挺好,新疆小姐姐還特別可愛。海南感覺比較熱,筆者怕熱。現在要過去恐怕有點困難,聽說有人去玩回來被海關刁難,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只能再等等。

      筆者愛吃,曾經出差半個月,把當地所有高檔餐廳吃了個遍,甚是愉快!

      是啊,套一句黃國昌說的話,「如果沒有努力過的話,我會沒辦法原諒我自己。」

      繼續加油吧!有甚麼事可以來留言或寫封信給我。

      Delete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申辦綠卡] EB-2 NIW 國家利益豁免綠卡申請教學(一)找合作的律師事務所

Image by  David Peterson  from  Pixabay

[申辦綠卡] EB-2 NIW 國家利益豁免綠卡申請教學(零)名詞解釋 Petitioner vs Applicant

Image by  David Peterson  from  Pixabay

[申辦綠卡] EB-2 NIW 國家利益豁免綠卡申請教學(二)閱讀官方申請條件—1

Image by  David Peterson  from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