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讀者提問] Vol.1 有關BME選校的問題

Detroit Institute of Art

您好,

去年上GRE的時候,字神的艾老師有推薦你的網站,
便在申請美國學校的過程中,多方參考你分享的資源,
真的非常謝謝你在網頁上的分享。

我也是申請美國學校的BME Master program,
申請了六間,公佈了四間,目前其中兩間有給我offer了。

我未來想留在美國就業,
因此想請教您,該怎麼判定這間學校的未來就業是有前景的,
與產業有許多合作,能夠提供給學生許多實習的機會?

學長正在就讀BME,我蠻想知道BME在美國的出路,
雖然在申請前已經爬過很多文,但都不比親身在美國就讀的學生來的準確,
因此想要請教學長,
謝謝您。


⇑以上是讀者提問⇑
⇓以下是格主回答⇓

開始談怎麼選學校之前,
我想先提醒各位申請者一件事情—履歷上的電子郵件請使用專業格式
這件事情在[UCLA] 如何依照歐美學術慣例撰寫RESUME/CV?(11/08/2017更新)的參考文章中有反覆提起,
建議大家可以把 英文CV寫作注意事項 (可下載範例模版)拿來反覆對照自己的履歷修訂,
我本人看過 Fiona 的這篇文章十次以上,
每次看都有新的收穫和領悟。




關於怎麼樣判斷該學校的畢業生有無未來前景,
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七個方向下手。

第零,
基本上名牌學校的學歷還是有點用處,
不然大家也不會繳那麼多學費還擠破頭了。
不過也不要以為進了名牌學校就人生順利,
沒有那種好康的事。

第一,
你可以去該學校的就業中心 (Career Center) 網站看看,
看看有沒有歷年畢業生的就業資料,
像是密西根大學工程學院就有整理最近五年的畢業生就業狀況
內容包含就業州、企業名字、畢業生系所及學歷、薪資待遇。
如果沒有就寫信去跟就業中心要,
只要跟他說你是今年錄取的新生,
他基本上就會寄給你。
如果連這種資料都不願意給,
你可能要好好想想該不該去這間學校。

第二,
如果就業中心找不到,
也可以到錄取的系所網頁去找找看。
同樣的,
如果找不到就寄信去問系所辦事人員,
職稱應該是 Graduate Student Affair Coordinator之類的,
多半一週內就會有回信的。

第三,
LinkedIn 去搜尋那所學校的名字,
如果學校有認真經營校友這塊,
應該會有一個校友的頁籤,
點進去就可以看到校友去哪邊工作。





第四,
你可以在 LinkedIn 上反過來找找你喜歡哪一間公司,
然後看看他們的員工組成是從哪一間學校來的。
這樣你就知道你錄取的學校在那一個領域是不是特別有競爭力,
是不是以後出路會比較好。
甚至更積極一點的話,
可以跟畢業自同一所學校的學長姐 Cold mailing,
問問看他們如何自你錄取的那個系所進入到他們現在就職的公司。



第五,
關於實習的機會,
這點在各系所的學程設計中應該會有提到。
像是杜克大學他們就有學程是一定要有實習一學期的經驗之後才可以畢業,
這個基本上實習的機會會高一點,
系所提供的幫助可能也會多一點,
畢竟是強制的。
像是我校的 IOE 也是這種強制實習的學程。

如果像我身處的這種沒有強制實習的學程,
系所提供的幫助可能就會少一點,
自己就可能要更積極一點去找。
其實這跟上面的道理一樣,
畢業校友的成就是學校招生的活招牌,
伸手去跟系辦、所辦要以往的統計資料應該是不會有問題的。

第六,
請記住實習機會有時候是靠自己創造出來的。

從去年九月到現在為止,
我大概投了八十個實習的職缺,
沒有一間有進入面試的環節,
常常系統連寄個「很遺憾,有人比你更適合」的慰問電子郵件都沒有。

最後我找我的 Academic Advisor 幫幫忙,
後來才陸續面了兩間神經科學相關的公司。
而這兩間公司雖然有自己的網站,
卻完全沒有放任何招募的訊息,
完全是靠問才問出來的。

Comments

  1. 格主很用心,詳細分享心路歷程,大推

    ReplyDelete
    Replies
    1. 謝謝你的肯定,有問題也歡迎提出,我有空的時候會盡量回答。

      Delete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申辦綠卡] EB-2 NIW 國家利益豁免綠卡申請教學(一)找合作的律師事務所

Image by  David Peterson  from  Pixabay

[申辦綠卡] EB-2 NIW 國家利益豁免綠卡申請教學(零)名詞解釋 Petitioner vs Applicant

Image by  David Peterson  from  Pixabay

[申辦綠卡] EB-2 NIW 國家利益豁免綠卡申請教學(二)閱讀官方申請條件—1

Image by  David Peterson  from  Pixabay